1956年至1958年,在安徽省艺术学校戏剧科学习。1958年9月至1959年5月,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实习。1959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2000年3月,退休。2021年8月22日,黄宗毅因病逝世。
黄宗毅1963年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牛郎,与著名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合作,牛郎的纯朴忠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1986年在改编的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中扮演护城官杜百瑞,受到戏剧大师曹禺和时任文化部长王蒙,英若诚的高度赞赏,其中他主演的《夜巡》一折曾荣幸地被选中为英国女王演出;1991年在舞台剧《红楼梦》中扮演长史官,被观众称赞为“活公公”;1993年在小喜剧《游春》里反串彩旦王干妈,演出百余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1999年在《秋千架》中扮演皇帝,风趣幽默,深受观众好评。黄宗毅曾随团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演出,广受好评。他在传统名剧《女驸马》中扮演刘文举,《天仙配》中扮演土地神,陪伴并帮助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演员。
1987年,黄宗毅被文化部授予“尖子演员”称号,获得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1992年10月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省小戏调演表演一等奖。退休后仍然继续奉献,获得了省委宣传部授予的“晚霞奖”。
黄宗毅黄宗毅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过去。早在1963年,香港和大陆第一次合拍彩色黄梅戏神话故事片《牛郎织女》的时候,他就和严凤英同台演出,扮演英俊的牛郎。虽然他与严凤英只有一次流传至今的合作,但是那次合作的影响使他受益终身。当时的严凤英比黄宗毅大9岁,每次化妆时都要在头上吊7根带子,将脸上的皮肤绷紧,而且每次都要换不同的部位,否则皮肤就会被拉破。严凤英对黄梅戏的执着和敬业精神对当时还非常年轻的黄宗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说严凤英在戏德上给黄宗毅树立了榜样,那么在人品上她也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着黄宗毅。严凤英没有名演员的架子,那时候名演员的饭是专门有人送的,为了让“牛郎”表演更松弛,她让黄宗毅和她一起吃,尽量消除他的拘谨感,她不仅对黄宗毅如此,对别的青年演员也是一点架子也没有,非常随和。她的这些美德不仅帮助黄宗毅创作出一个憨厚淳朴的牛郎,而且使他的一生受益匪浅。黄宗毅活跃在黄梅戏舞台上已经40多年了,年近花甲的他时常会想起远在美国的儿子,可是对黄梅戏的难以割舍,使他和爱人孙怀仁迟迟定不下探亲的行期。还是马兰了解他,她说:黄老师,即使你去了美国,一年两年,你心里想的念的还是黄梅戏,你还是要回来的,你离不开黄梅戏,因为黄梅戏已经渗透到你的血液里去了。40年来,他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个大小角色,不就是因为对黄梅戏的痴迷吗?这痴迷不仅赢得了马兰,黄新德等新老艺术家的尊敬,还为黄梅戏丑角行当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如果不是历史的原因,也许黄宗毅会成为当红小生也未可知。最好的青春年华被耽误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福,他却成了黄梅戏更为难得的喜剧丑星,且越来越出彩。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并能将其发挥到最好,那就是个最聪明的人。黄宗毅就是这样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压根就不去做小生梦。一位哲人曾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黄宗毅打心眼里热爱黄梅戏,他只要将自己的心血都投入到黄梅戏中就知足了。在黄梅戏《红楼梦》中他扮演了太监长史官,最多7分钟的戏,他却将每一秒都发挥到了极至。以至于有行家评价说:京戏有个“活曹操”,黄梅戏又出了一个“活公公”。正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所说:黄梅戏花旦多多少少会有一批程度不同的人顶上去,但丑角比小生更难找。在这个行当内,目前无人可代替黄宗毅和陈小成。的确如此,在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改编的《无事生非》中,黄宗毅扮演了一个颠三倒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护城官杜百瑞。在这出戏的“夜巡”一折中,他一出场便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他有本事使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让观众捧腹。1987年,这出戏进京演出时,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专门挑选了“夜巡”这一折在人民大会堂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演出。英若诚对黄宗毅的表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的表演,给以清新秀丽为原本的黄梅戏又注入了诙谐幽默的喜剧色彩。在被中国剧协定为精粹小戏的“游春”中,他无意抢戏,但他的表演就是具备这种吸引观众的魅力。或许就象马兰所说的:虽然我们的戏反复演反复演,可是黄老师对待每一场都像第一场那么严谨,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使你每看一次他的演出都有一种崭新的感觉。
黄宗毅演黄梅戏的天分是从他的每个细胞里溢出来的,尤其是其中的喜剧成分。和黄宗毅聊天,就象是置身于卡通片中,他会自始至终给你轻松和快乐。他就是这么一个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给人以快乐和真诚的人。黄宗毅一生为黄梅戏事业兢兢业业,苦心钻研,表演艺术精湛,扮演过生,旦,净,末,丑多种行当的数十个角色。他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