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26日,马广儒出生在安徽淮河边五河县一户普通人家的土坯屋子里,排行第七。念过私塾的父亲对这个恰好重达7斤的小男孩寄予了厚望,取名儒儿,意即希望他日后成为一个做学问的人。因此,在1968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风靡全国时,父亲便用节衣缩食的钱购得一四卷本的《红楼梦》及一套《三国演义》,用红布条束着郑重地亲手送给了这个年仅6岁的爱子。马广儒马广儒终其一生都非常喜欢贾宝玉这一人物,这一人物形象对马广儒深远的影响是当初送红楼给爱子的马父做梦都不曾想到的。那时,马广儒虽非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但得到的呵护并不亚于“在内帷厮混”的贾宝玉。从小,他被哥哥姐姐们宠着,十几岁了还蓄着小辫当小姑娘养。他的手指甲从未用剪刀修过,都是母亲用牙齿一点点咬平的。多年后,他曾这样对朋友说:“儿时我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比我小的,我不屑于与他们玩,觉得他们不懂事;比我大的,又不屑于与我玩,觉得我是一个小萝卜头。”因此,马广儒只好写日记沉溺在自己的神游世界中,自己与自己的灵魂交谈。而他在每一本日记的扉页,都无例外地借用了《红楼梦》中的篇首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时在桃花满天飞的小径,在一望无垠的旷野,路人都会常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扎着两条小辫孑然而行,口里念念有词。以致马广儒12岁那年,几个外地人见了不由由衷地赞叹道:“这个丫头好秀气,若演戏一定是个角儿!”那孩子听了不急不恼,却缓缓地解开裤子掏出宝贝家伙,“哧”的一道水波,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戏言归戏言,但这无意中的戏言却触动了马广儒的灵机。两个月后,12岁的马广儒考取了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立时轰动全国。不久,在上海红楼晚会上,马广儒和郭霄珍一曲《天仙配》赢得了满场喝彩,“贾瑞”使马广儒成了一名全国出色的演员,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红楼梦》贾瑞红楼之后的4年,是马广儒演艺生涯的高峰期。当时,全国不少报刊都对他的表演的角色做过评价,中央电视台也聘他为特约演员。他陆续演了《西厢记》《玉带缘》《聊斋》《汤显祖与牡丹亭》《腾阁秋风》等等电影及电视剧。与他配戏的演员有“金鹰奖”获得者马兰,两届梅花奖得主涂玲慧,电影演员任冶湘等。马广儒12岁上艺校,所受教育有限,从剧团到剧组,经历单纯,饰演角色又几乎全是古装人物,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早已潜移默化于他的思想并影响他的行为。“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对与之配戏的女主角,他常怀有一种特殊美好的感情。但真正影响了他一生的是与一位南昌女孩的爱情,对其而言,是天上终于掉下了个“林妹妹”。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和江西电影制片厂《汤显祖与牡丹亭》剧组来到江西临川,在才子之乡他与剧组中来自南昌的美丽女孩子一见钟情。这位女孩是江西某剧院的主要演员,文戏,武功都非常出色,1993年获得过戏曲梅花奖。这次在《汤显祖与牡丹亭》中饰演丫环,是第一次涉足电视剧,所以表演时显得有些拘谨。而饰演“梅心剑”的男主角马广儒不但在表演上耐心指点她,而且在生活上悉心关照她。渐渐地,她对扮相俊美,谈吐风趣的马广儒产生了爱慕之情。女孩的纯真无邪,娟秀灵动点燃了马广儒心灵的激情。为了获得爱情,他再次自伤以表心迹,令情窦初开的少女感动和热泪盈怀。戏拍完了,剧组人员各奔西东,而一对年轻人却如痴如醉,难舍难分了。长亭送别,泪眼相看。女孩哭着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到安徽挑粮卖菜也心甘情愿。”这之后的半年,他们饱受了相思和离别之苦。有时,即使是凌晨两点,马广儒也会忍不住拨通南昌的长途向他的“林妹妹”倾诉思恋和爱慕,一直聊到东方发白。后来在艺术界朋友的推荐下,经南昌市市长特批,马广儒最终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调入了南昌电视台。1989年冬天,当马广儒抛弃了在安徽已拥有的一切,怀着对爱情的幻想,事业的期望奔向南昌的时候,他不曾想过这里竟是他短短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