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元

人物评价

重塑人艺精神话剧百年,北京人艺拿出了22台颇有艺术质量的大小剧目献演。假繁荣也罢,凑热闹也罢,红火总还是有的,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祝寿嘛,要的就是这个劲儿!更何况两寿合一,话剧百年大寿,人艺五十五年大寿。再不孝的子孙,也不能添堵,没有拿得出手的物件,总得说几句吉祥话儿,以免让世人笑话。人要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进步。百年以前,中国话剧的鼻祖们,怀着美好的愿望,伟大的理想,把西方文明戏引到中国,使其在东方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洪深老祖特赐名为“话剧”。55年前,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北京人艺四巨头,制定了要把北京人艺建成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宏伟蓝图。中国话剧开始腾飞。北京人艺的先辈们,用了14年的时间,就把一座在教化院旧址上盖起的剧场,建成了艺术的圣殿,国家级的艺术殿堂。说中国话剧,就不能不说北京人艺。这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必虚伪造作。前几日来剧院演出前,碰到已退休的霍焰老师。他问我在演什么戏,我告诉他是《天下第一楼》。“噢,老戏。”他说:“今年演的基本都是老戏。”我说:“话剧百年纪念演出,当然以老戏为主。我家祖宗好,留下的东西多,箱底厚,所以咱有得演。”我知道他是希望人艺出新戏,出好戏。我又何尝不想呢!回顾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说,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回顾55年的北京人艺发展史,我们会更加自豪地说,在中国话剧百年奋斗史上,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整个中国话剧人的骄傲。北京人艺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正值创作旺盛期的一大批先辈们,在曹禺,焦菊隐先生的引领下,在于是之,刁光覃,童超,朱琳等优秀艺术家的努力下,北京人艺将会是何等辉煌,中国话剧史一定会重写。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血写的历史。即便如此,文革后,北京人艺还是焕发了青春,推出了一系列新老剧目,缔造了第二次辉煌。为什么会如此?终其一条就是:先辈们有伟大的抱负,美好坚定的理想。文革前是要建立中国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们做到了;文革后则是完善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勇做中国话剧的举旗人。他们同样做到了。新时期,我们的理想是什么?“龙马精神,骆驼坦步”,这是前辈人给我们留下的真经。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剧院,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是必须坚持的。人艺风格是什么?人艺精神又是什么?人艺的戏一戏一格,一戏一种节奏。那么,人艺的生产节奏又是怎样的呢?出戏,出人,出效益又是怎样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呢?一脑袋糨糊是不行的,盲人骑瞎马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人艺风格,很多专家学者和先辈艺术家们早有阐述。主要是:恢弘的民族气派,鲜明的民族特色,完美的舞台形式,整齐的表演群体;强烈的大众化追求,与观众共同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戏一格,创造人民的艺术,让观众懂,并喜闻乐见;节奏明快,以人物心理节奏带动戏剧节奏,等等。但时至今日,竟然还有很多人把人艺创造人物过程中总结的“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三句话说成是人艺风格。人艺精神是什么?是以理想为凝聚力,不断创新发展,不追风,不赶浪潮,脚踏实地,以创造人民所需的艺术为天职。人艺,离开人民与艺术就什么都不是了!人艺选剧本有选剧本的原则,选演员有选演员的标准,任用工作人员有任用工作人员的规矩,绝不是想当然。生产节奏的安排也是有计划的,大戏以两个半月为排练周期,特殊情况还可延长,目的就是保证艺术质量,对观众负责。即使在大跃进时期,也雷打不动。《茶馆》自1957年12月2日建组,听老舍先生读剧本,至1958年3月29日首演,历时近四个月。不成熟的戏决不推上舞台,这就是对观众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北京人艺之所以成其为北京人艺,正是因为她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凝聚力。今天的人,总爱谈梦想,似乎谈理想是老古董,只有谈梦想才是现代人。其实理想和梦想是有着本质不同的。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像或设想;另一种解释是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而梦想多用来指幻想,妄想。积极的解释是梦中也在想,表示渴望。可见,一个人要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目标。没有理想,只有梦想,大多都会是幻想或妄想。一个单位,要成就一番伟业,必是有理想,有凝聚力的单位方可做到。不然,再美好的梦想也只能是幻想和妄想。话剧百年,人艺五十五周年。老一辈艺术家用他们的理想,奋斗诠释了一个时代。作为后来人,祖师爷赏饭吃的话剧后代们,应该怎样书写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时代?为话剧事业的理想,为人民的艺术而追求,奋斗,脚踏实地地创造出几个响当当的人物形象,排出几台观众喜闻乐见的好戏才是正路,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辈们。“龙马精神,骆驼坦步。”但愿我们能做个中国话剧事业的孝子贤孙。

个人简历

1974年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1985年又毕业于中文大专。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一级演员。北京市东城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饰有话剧几十部,影视几十个角色,还发表过小品,杂文等。多次获集体表演奖。

所获奖项

1985年小品《双教子》获中国剧协优秀作品奖